2020年6月19日,我校特邀淄博市物理教研員王奎老師,為全體黌門師生做了一場專題講座。此次講座主要涉及高考最后階段如何備考,高考改革之下物理學科的命題特點,命題要求等,于老師的講座高屋建瓴、深入淺出、極具指導意義,令廣大師生獲益匪淺。會后我們總結反思,及時制定了具體的落實措施,分享如下:
一、高考命題思路
1、以高考評價體系為指導,突出情境為載體。盡量體現(xiàn)“新”情境,考查學生素養(yǎng),而不是刷題的熟練程度。
2、考查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、邏輯推理、應用數(shù)學解決物理問題等能力。要有一定的運算量(省??荚囶}的體現(xiàn))。
3、注重與大學知識的銜接。(高校教師命題、必備知識的理解)
4、注重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,關注科技、生活熱點。
5、適當加大試題難度原因。
(1)兩次在線測試,學生得分率較高。
(2)考查學生的能力的薄弱點,引導學生盡快從在線學習的散漫狀態(tài)中抽離出來。
(3)用考試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動力。
6、試題注重基礎性、綜合性、應用性。試題以常規(guī)傳統(tǒng)習題、經典模型為主。
7、試題注重學生應用數(shù)學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。(計算量大)
8、試題注重學生信息獲取能力的考查。(21個圖)
9、不追求知識點的覆蓋面,選擇題以電學知識(電場)為主。兩套題結合來看,覆蓋率較高。(知識覆蓋的理解)
10、常規(guī)實驗儀器讀數(shù)回歸。(1、螺旋測微器 2、游標卡尺、電表讀數(shù))
針對以上高考的命題思路,物理組將仔細研究,并在認真選題。
二、二模考試反映出的學生問題
1、學生對必備知識認識不清,理解不透。例如,基本儀器讀數(shù)、畫光路圖、連接電路圖等基礎知識仍然出錯率較高。
2、從學生卷面上來看,解題還不夠規(guī)范。出現(xiàn)審題不清、表述不明的情況。甚至于好多學生出現(xiàn)漏做考題的現(xiàn)象,學生總體掌握情況不夠扎實,落實不夠。
3、部分學生不能把控好考試的節(jié)奏,不能合理的安排考試時間,應考策略不當,考試心理仍需加強。
針對以上問題,物理組講有針對性的制定復習方案。高效的利用最后的有限的時間。
三、物理組備考方向
1、夯實基礎,牢牢把握好主干知識的復習。對經典習題、典型模型要做到非常熟練。(以不變應萬變)
力學、電學是主干知識中的重點。
電和力不分家,電學搭臺,力學唱戲。力和電約占試題分數(shù)的70%,其他熱光原占30%。力學和電學的綜合題是歷年高考物理的常見題。這類問題從表面上看是電學問題,其本質是力學問題。是力學規(guī)律 在電學情境下的具體應用。力學與電學的結合點是“力”。解題要從平衡、直線、曲線、動量、 能量五個方面對力電問題進行解析。突出受力分析是解題的關鍵。
2、教材實驗要逐個落實,重視常規(guī)儀器讀數(shù)、畫電路圖、實物圖連線等基本實驗方法。
有條件的學校,學生可進實驗室重做重點實驗。不具備條件的學校,可通過安排每天在課余時間放實驗錄像的方式,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整個過程。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、原理、器材、步驟、數(shù)據收集與處理、會寫實驗結論、會分析誤差并能表述出來、注意事項。通過平時定時訓練,加大規(guī)范性訓練。
第一套、第二套均為力(動量)、電(測電阻)
3、計算題呈現(xiàn)多種可能性。
(1)第一套:小力+熱+電(帶電粒子)+大力
第二套:小力+光+大力+電(電磁感應)
(2)幾種可能性:
振動和波
原子物理與力學結合
熱與力結合
決戰(zhàn)高考巔峰時,信心百倍增能量。真才實學渾不怕,文思雋永倍瀟灑。十年磨劍試鋒芒,百花叢中顯芬芳??v橫考場斬關將,馬到成功幸福嘗!祝高考順利!
物理教研組:齊爭 胡光安
2020年6月20日